校本資優教育政策
- 本校深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能力,學校需要因各人的智能組合不一及學生的學習需要,針對強項,因材施教,讓資優教育普及化。
- 於正規課堂、校本課程及課外活動時段中加入資優教育元素(高層次思維技巧、創造力和個人社交能力),提升學生的思考層次及人際協調能力,引發學生們的卓越潛能,讓他們的專項潛能得以發揮。
計劃目標
- 培訓在不同範疇內表現優異的同學,以提升其學業成績、體藝表現、領袖才能、自信、團隊及服務精神,以達致以下目的:
- 啟發資優學生的多元智能。
- 提升資優學生的學習動機及興趣。
- 提升資優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意思維。
- 提升資優學生的人際溝通技巧及各方面的共通能力。
- 提供機會讓資優學生服務社群。
識別資優學生
- 多元取向識別資優學生
途徑:班主任、科任老師、學生自薦
準則:校內評估課業、測考、課外活動表現;校外活動、比賽、考試、服務等表現
甄選:老師推薦、個人或小組面試、校內考試成績
校本三層架構推行模
配合香港資優教育三層架構推行不同層次的課程,照顧學生多樣性及發揮學生的潛能。
三層架構推行模式的意義
校本三層架構推行模式
善用校外資源: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「知優致優計劃」
資優教育組關注事項
- 發展資優教育,啟發學生潛能,培育資優人才,促進他們主動學習。
- 目標是達至資優教育普及化,培育資優人才,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,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。
「知優致優」計劃工作項目
- 課程發展: 全班式資優教學
- 教師發展: 教師培訓、跨校交流
- 學生發展: 學生問卷分析
- 家長教育: 家長講座